中醫說陽虛體質怕冷,痰濕體質易肥胖?
57健康同學會#557 2012.06.07 中醫九大體質養生法-(上) 4-1
中醫根據每個人體內環境的不同特質,歸納為九大體質
陰虛體質的人"體內總有小火苗"?
陽虛體質的人舌邊容易出現齒痕?
"能躺就不坐,能坐就不站,
能坐車就不走路,能走絕不跑"
又是形容哪種體質的人呢?
而不同體質容易罹患什麼樣的疾病
養生保健又該注意什麼?
要怎麼吃對身體才有幫助呢?
57健康同學會#557 2012.06.07中醫九大體質養生法-陽虛(上) 4-2
中醫師將體質主分四大類,再分成九大體質
1.偏陰性:氣虛、陽虛、痰濕,都屬陰偏盛體質
2.偏陽性:陰虛、氣鬱,屬於陽氣相對偏盛體質
3.失調型:濕熱、血瘀、過敏,屬於較複雜的陰陽失調體質
4.平和型:陰陽平衡
(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婦科:楊素卿醫師解說)
冷底體質
1.怕冷,喜暖喜熱,愛洗熱水澡
2.皮膚略顯蒼白,手指細長
3.說話慢,聲音小,尿液顏色淺透明,量多
4.肌肉鬆弛,虛胖或是細瘦高挑
5.不愛說話及活動,運動時不流汗或少流汗
6.感冒時很少出現發燒,髮質乾,早生白髮
熱底體質
1.喜愛喝水,愛冷飲,愛洗冷水澡
2.皮膚發紅多油脂,四肢溫暖,手掌方正厚實
3.說話速度較快,聲音洪亮,尿液顏色深而黃,量少
4.肌肉豐滿,胖而結實,容易發熱流汗,體味較重
5.活潑樂觀,急躁易怒,行動快,喜愛運動
6.一旦感冒易發燒,頭髮油脂多,脫髮早
短板理論
身體的特色,
就如水桶周圍的板子,其中哪個板子最短,就造成你的體質特色
補到體內陰陽平衡。
九大體質之一:平和體質 特色-五臟和諧,心境平和
(健康身體的狀態就不多說了)
九大體質之二:陽虛體質-脾腎不足
(體內熱量不足,長年手腳冰冷)
腎為先天之本,是人體陽氣的發源地和儲存陽氣的大本營,
脾是後天之源,後天陽氣的生成,依靠脾的運化能力,
一旦脾腎兩虛,就是陽虛體質
*陽虛體質特色
面色萎黃,少光澤或晦暗
常有黑眼圈、口唇發暗
頭髮黃軟稀疏、分岔、脫落
腎虛者缺鈣、牙齒脫落較早
容易拉肚子
舌體胖大水分多
舌邊出現齒痕
舌體顏色較淡或青暗
*陽虛體質養生飲食
多吃熱性、補陽食物:如桂圓、荔枝
補陽氣食物:牛肉、羊肉、核桃、韭菜、肉桂、乾薑
多用祛寒的辛香品:胡椒、茴香、丁香、辣椒、花椒
陰正常陽弱,補氣最好,就是人蔘-紅蔘、高麗蔘不可用粉光蔘、東洋蔘 (陰虛者不適用)
57健康同學會#557 2012.06.17 中醫九大體質養生法-陰虛(上) 4-3
九大體質之三:陰虛體質(體內有小火苗在搗亂)
陰虛實際上就是「水」少了,
而人體化生水液的的能力由「腎」決定,
另外,心陰者,心煩易怒
腎陰、水不足,夜晚多夢
心陰,心血不足,易心悸
虛火非實火,要補水,不是洩火。
性情較好動、活潑
糖尿病與癌症末期病人,多屬陰虛體質。
*陰虛體質特色
臉型偏瘦,膚質較乾
眼睛發乾,眼角常見紅血絲
口唇偏乾或內色紅豔
面部易出現小而色淡、稀疏的挫瘡,多分布在兩眉間及頭部
舌體多瘦小,舌中央易有裂紋
舌紅少津,少苔或無苔
舌體易潰瘍
經常口乾舌燥,喝水難解渴
*燥熱現象來自陰虛,就不可降火,需要補陰。
也不可補陽,會上火。
*陰虛體質養生飲食
陰虛「滋陰」食物為主:白木耳、蓮子、山藥、冰糖、百合
陰虛的人忌大補:體內有團小火的陰虛體質,
任何東西進入這種環境,
都會朝熱的方向轉化,叫做「從陽化熱」,
一吃補品就上火。
不渴也要補充水,少量多次的喝水,要讓水慢慢滲入,才能全部有效吸收。
57健康同學會#557 2012.06.07 中醫九大體質養生法-(上) 4-4
中醫養生後,請到西醫定期的身體檢查。
因為西醫師診斷儀器非常先進,先請西醫處理問題。
若是檢查不出來的,再請中醫調理體質。
57健康同學會#560 2012.06.13 中醫九大體質-氣虛(中) 4-1
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九大類
每種體質的人都有不同的特點
"面色蒼白,口唇色淡"是氣虛體質?
為什麼痰濕體質的人就像"蜂蜜"?
甚至比別人更容易發胖?
保健室電子報:基因改造幹細胞可減少化療傷害
57健康同學會#560 2012.06.13 中醫九大體質-氣虛/痰濕(中) 4-2
九大體質之四:氣虛體質(沒氣沒力,易疲倦)
早上起來疲倦,睡很多也累
脾為生痰之源,
脾主四肢,四肢倦怠,腳腫脹
氣-推動血液運轉,
血液氧氣帶到組織,才有活力。
所以氣虛的人易疲倦。
脾胃不好,血液養分與氧氣不夠,血液輸送
胖的人,脾胃差吸收不好,變成脂肪。
瘦的人,脾胃差吸收不好,全天候疲憊。
不論胖瘦,氣虛的人特色:(沒力)
能躺,就不會坐,能坐就不會站,能走就絕不會跑。
*氣虛體質特色:
面色蒼白,口唇色淡
常面露倦容
與同年齡人相比,面部肌膚鬆弛
中年以後眉眼之間略顯凹陷,或早生皺紋
舌體胖大有水分
舌邊有齒痕
舌色淺淡
舌苔薄白
*氣虛體質養生飲食:
氣虛的人要多吃屬性偏溫,具有補益功效的食物:
小米、白扁豆、黃豆、雞肉、紅棗、桂圓肉、山藥、蓮子
胡蘿蔔、香菇可補肺氣虛
可常用山藥榨汁或煮湯,益氣健脾效果非常好
*氣虛體質養生重點
夏天不要過分貪涼,冬天也不要太補,要平補
春秋時晝夜溫差大,應注意保暖,以免風寒。
57健康同學會#560 2012.06.13 中醫九大體質-痰濕(中) 4-3
57健康同學會#560 2012.06.13 中醫九大體質-氣虛(中) 4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