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麗士大人.jpg  
轉錄自2008/9月號 30雜誌

     王小棣笑起來眼睛瞇成下弦月,臉皺成一團,笑得像卡通版中國娃娃。
很難想像她已經創作超過300小時的戲劇作品;
從26歲就在大學裡教編劇與劇場理論,蔡明亮、吳乙峰等都是她的學生,
電視圈的人見到她,都尊稱她「小棣老師」。

波麗士大人2.jpg  
     她對戲劇的執著,感動很多人。三立電視台的副總經理蘇麗媚,邀請她為三立電視台執導;
心靈工坊的董事莊慧秋,更把王小棣視為人生典範︰
「一個人可以堅持理想一輩子,光是這點,就值得尊敬,更別提她的作品細膩、講究,尊重觀眾。」

溫暖的心,孕育動人的戲
     王小棣的堅持,來自「每一個人給她的感動」。
她曾經說過:「好的創作者,要看見別人的難處。」也唯有溫暖的人,才能拍出感動人心的戲。

     6、7年級的人一定記得小時候必看的電視劇《全家福》《納桑麻谷──我的家》,
放學回家,書包一甩,就等著看電視裡一家人吵吵鬧鬧,卻又相親相愛。

     原本在構想《全家福》時,電視台希望王小棣拍一部像美國《天才老爹》的戲,
她抗議:「台灣的家庭沒有需要溝通的事情嗎?」在她的堅持下,終於有了《全家福》。
她用玩笑又溫馨的方法來說台灣家庭的故事,
後來也成為她的風格,在人生最無奈的谷底,找出一個笑容、一點溫暖。

     這幾年她陸續拍了《赴宴》《45度天空下》,心境又有了轉折,
笑稱自己每拍一部片,就是做「社會運動」,透過一部戲,影響社會上的人們。
於是《赴宴》不只談山林水土保持,也談白色恐怖受難家屬的傷痕;
遠赴非洲拍攝的《45度天空下》,討論替代役男的熱血夢想;
最新作品《波麗士大人》講的是台灣警察的故事,有友情、愛情,也有更多對台灣警察的關懷與反省。

     《波麗士大人》的劇本寫了一年多,採訪過的警察從侯友宜到台北市刑大鑑識科,
甚至花很多力氣研究法案程序與命案;拍攝期更長達1年,遠超過許多40集的8點檔連續劇。
這部戲從台北拍到小琉球,夜戲白天拍、冬天戲夏天拍,
打破王小棣自己最長的拍片紀錄,殺青時王小棣大喊︰「真痛快!」

     「活在這個時代,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,真棒!」《波麗士大人》的主要演員藍正龍,
從8年前演《大醫院小醫生》時就跟著她;林佑威與她遠征非洲拍《45度天空下》;
製作人黃黎明從王小棣的第一部戲開始就隨候左右;
連莊慧秋都加入編劇團隊,更別提許許多多的幕後工作人員。

堅持,老實,繼續奮鬥
     曾經有工作人員受不了王小棣的堅持,當著她的面大罵︰「我就是看妳很傻,才來跟妳一起工作!」
王小棣拍片真的有股「堅持」,拍《大醫院小醫生》時,
光一場手術室裡折床單的動作,她就要求演員排演到最完美。
半夜收工後,她累得躺在車子裡想:
「真的有必要嗎?觀眾會注意這麼小的細節嗎?難道我們真的比較笨?」

     但是王小棣寧願一直笨下去,也不肯取巧。
別人的劇本一個場景講一大段台詞,王小棣偏偏要講一段話換好幾個景,
劇本上一大堆代表場景的三角形。這股傻勁像強大的磁鐵,把其他一樣傻的人吸引過來。

     譬如藍正龍。王小棣第一次碰到他是在《大醫院小醫生》的試鏡,
那時藍正龍才20歲左右,一臉驕傲,心裡卻充滿困惑。
別人說他長得像金城武,他嘴巴上抗議:「我是我!金城武是金城武!」偏偏又學金城武綁個小馬尾。

     當時藍正龍飾演的「楊格」是個很三八的角色,認真的藍正龍卻放不開,叫他回去再試試,
他認真練習後,下次拍攝卻因為想要演好,變得更嚴肅,愈演愈糟糕。
王小棣沒有因此換角,反而看見他心性質樸的一面。

     拍完《大醫院小醫生》之後,藍正龍紅了,卻還是「黏著」王小棣,
就算拍《波麗士大人》時他的戲份殺青了,但只要有空,依然混在劇組,
而他身邊的死黨,也是一路從國中到現在的老朋友。

     王小棣的另一名愛將林佑威,不只聰明、帥氣、可塑性高,
王小棣最欣賞的,還是他「老實又努力」的人格特質。

     要帶領這群「老實人」在複雜的演藝圈混,王小棣卻從不耍心機,
反而一步一步踏得更扎實。只有自己站穩,別人才動不了你。

     就算台灣影劇環境愈來愈差,她也從來沒想過要放棄,照樣努力地找資金拍好片,
她說︰「我有一種急迫性,想要趕快把這些故事說出來。」

     很多戲劇從業人員認為台灣市場太小,紛紛轉往內地發展,
王小棣卻不服氣地說︰
「台灣有自己的市場、故事,如果連我們都不能好好地說台灣的故事,真的很悲哀。」


     《波麗士大人》因為是警察故事,警察制服一定會入鏡,
偏偏警帽的徽章是國民黨黨徽,有人擔心無法銷售大陸,
王小棣卻激動地說︰「難道就因為這樣,不能拍台灣警察的故事嗎?」
出資的蘇麗媚在三立電視台內部會議中被質疑,但她卻堅持力挺王小棣,
因為「電視台一定要支持好的創作者。」

人生路不偏不倚,懂得謝天
     王小棣也曾經遭遇挫折,她的第一部8點檔偶像劇《大醫院小醫生》,
入圍4項金鐘獎,是當年的大熱門,沒想到結果大爆冷門,一個獎也沒有得。
事隔多年,她平心靜氣地說︰「當時很失望,但是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,都在不同地方開花了,
編劇、燈光甚至道具師,都在這齣戲中學到很多。」

     她也很坦率︰「與其浪費時間生悶氣,不如看見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。
我數學不好,但我知道兩點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,我的目標是不停地進步,
所以我只要努力向前走就對了!」她鼓勵工作團隊向前看,最美好的風景在遠方,不在腳下。

     拍攝《赴宴》時,她們爬上高山取景,留下台灣的美麗景色。
播出後儘管收視不佳,她也不氣餒,因為拍片的心情就是︰
「就算一朵花只開一天,也要讓它美麗綻放。」

     「就算只有一天,也要是最美麗的。」這樣的體悟也許與她生了一場大病有關。
2001年,王小棣被診斷得了乳癌。

     一開始她怨天尤人︰「為什麼是我?」但是她的家人卻反問︰
「妳拍片時1天吃4個油膩膩的便當、作息時間大亂,還抽很多煙,不是妳,是誰?」

     開刀後,她休養大半年。她問自己:「萬一我現在就死了呢?」
但轉念一想︰「該做的,我都做了,對於人生我只有感謝。人活著總有個來去。」

     病痛來時,她會想:「人活著是為什麼?」
但這個世界有很多美麗的人事物,不停感動她。她更加明白,
自己拍的每一部戲都不是要「教育別人」,而是要分享生命的感動。
直到現在,她仍然對許多事都心存敬意。

30歲成材,為他人燃燒
     人生的道理,由許多事件慢慢堆疊清楚,絕對不是突然領悟。

     年輕的王小棣也曾經迷失。從小她就是個野孩子,
總是不耐煩地說:「寫什麼功課啊!玩都來不及了!」
     就讀淡江中學時,她加入籃球校隊,總是一起床就跑到球場打球,
還會像個神經病一樣幫自己配音:「現在兩邊包抄,王小棣帶球上籃,得分!」
當時淡江中學有許多體育保送生直升大學,但王小棣心想:「我可沒有要當體育老師!」
     高二下學期,王小棣退出球隊專心讀書,大學聯考時,她填滿志願卡,
意外考進文化大學戲劇系;父親為了慶祝她考上大學,還送她一套「中國戲劇全集」,
開始了她的戲劇生涯。

     大學畢業後,她到美國德州三一大學取得劇場碩士,又轉往舊金山攻讀電影,
後來中斷學業,回到台灣投入片場的實務工作。
她一點一滴累積自己在這個行業的經驗,也換來別人的尊敬。
30歲,她已經成立「民心劇場」,同時參與多部電影的拍攝工作。

     她看現在的30世代,總是又羨慕又擔憂:
「有些人好像很早就知道自己人生到底要什麼;但是太容易考上大學,又很不妙!」

     在她眼中,大學根本是個「陷阱」,讓年輕人可以不必思考,胡混好幾年;
萬一畢業後還沒想清楚自己的人生,隨便找個工作應付幾年,很快地,30歲轉眼來到。

     她感嘆:「如果人生有別的夢想,不一定非念大學不可啊!」
30歲以前,一定要放膽經驗人生,去玩、去戀愛,因為過了30歲,就得開始負責任!
更重要的是「眼睛裡要看得見別人」。

     她語重心長地說:「30歲了,不可以只追求自己的成功,一定要看見家庭、社會、國家,
不只要成功,還要成材,為別人燃燒。」

 

http://forum.30.com.tw/Board/show.aspx?go=1345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咖啡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